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7.1%,增速比前5个月加快0.4个百分点。
基础设施建设是稳投资的“压舱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为稳住经济大盘,今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其中,加大金融机构对基础设施建设和重大项目的支持力度是重要内容。
7月28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用好政策性银行新增信贷和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期,政策性开发性银行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将基础设施基金投放至多地重大项目,商业银行也积极支持基础设施基金项目配套融资,助力稳增长。
“在当前形势下,巩固我国经济恢复态势,需要积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是投资的重点领域。要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作用,同时撬动商业银行和社会资金的参与积极性,全力支持重大项目落地,助力稳住经济大盘。”
为基础设施建设注入金融“活水”
今年6月,郑渝高铁襄阳东至万州北段建成开通,我国西南地区又一条快速客运通道——郑渝高铁实现全线贯通运营,云阳、奉节、巫山等地彻底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三峡库区城镇群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无论是交通运输工程,还是能源、农业、水利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落地显效
为解决重大项目资本金到位难等问题,人民银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分别设立金融工具,规模共3000亿元,用于补充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在内的重大项目资本金。
《金融时报》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分别在7月20日和7月21日成立了农发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国开基础设施基金有限公司,并分别在7月21日和7月22日完成了首批次项目资金投放。
近日,国家开发银行多家分行在发挥开发性金融工具作用、助力各地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陆续取得进展。农业发展银行也陆续投放基础设施基金,对项目建设所需的资本金进行了补充。
“政策性银行在基础设施、基础建设、支柱产业等领域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在适度超前开展基础投资的诉求下,重大建设项目进入密集落地期,政策性开发性银行通过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资金支持发挥着逆周期托底功能。”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本身着眼于基础设施重点领域,支持对象有明确的范围,可以充分发挥定向调控作用,撬动金融机构为重大项目建设提供融资支持,不仅有利于定向精准实施货币政策,更好发挥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而且有利于当前形势下更好稳增长,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增强经济发展韧性和潜力。”
商业银行积极提供配套资金支持。
业内专家认为,重大项目建设周期长、投入资金大,除了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托底外,还需要商业银行以项目贷款的形式给予配套资金支持。
“不同类型的银行要发挥各自优势积极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市场化、商业化方式参与重点基建项目或上下游子项目,创新开发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带动更多社会资本参与。”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