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INFORMATION

财经观察

首页 >> 新闻动态 >> 财经观察 > 银行信用卡业务向“深化存量经营”转型

银行信用卡业务向“深化存量经营”转型

Service Date / 2022-09-20 09:41:46        By / 路尚控股集团

各家上市银行信用卡业务“单科成绩”随着今年中期业绩的披露而陆续浮出水面。根据中报数据,上半年,多家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有所放缓,信用卡不良率有所攀升。这是否意味着,信用卡业务的“春天”已经过去?

“发卡量和不良率数据的变化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这并不能说明信用卡业务发展前景不再。信用卡业务的确已经进入存量时代,这就需要银行机构转变意识、变换‘打法’。”资深信用卡研究人士董峥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目前的数据已经能够说明,依靠“拉新”拼信用卡业务规模的竞争模式正在失去优势,而差异化、个性化经营则是信用卡存量时代竞争取胜的关键。

发卡量增速放缓

发卡量是衡量信用卡业务的重要指标之一。截至2022年6月末,银行信用卡发卡量整体虽较上年末有所增长,但增速却有所放缓。受访专家对此分析认为,上半年,银行信用卡发卡量增速放缓是多重因素综合影响而成。一是信用卡发卡量基数已经较高,人均持卡数量到顶后增速乏力;二是受到行业监管收紧和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今年7月7日,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要求连续18个月以上无客户主动交易且当前透支余额、溢缴款为零的长期睡眠信用卡数量占本机构总发卡数量的比例在任何时点均不得超过20%。据了解,目前,光大银行已经发布了关于停用长期睡眠信用卡的公告,郑州银行、江苏银行则在近期对信用卡客户持卡数量上限进行了设置与调整。

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有所上升

中报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部分银行信用卡业务不良率出现抬升。国有大行中,工行、建行、农行、交行、邮储银行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2.24%、1.44%、1.24%、2.66%和1.82%,较上年末都呈现不同程度的上升。“2021年信用卡贷款逾期认定时点前置,即由下一个账单日提前到本次账单的还款截止日,以及不良认定标准由逾期90天调整为60天,即逾期60天以上的信用卡贷款全面认定为不良,都对不良率产生影响。”董峥对此分析认为,认定规则的改变叠加疫情的影响,导致部分上市银行信用卡不良率有所上升。

“信用卡贷款风险整体可控。”招行行长王良在该行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两年前,招行就在信用卡业务方面优化客户结构,夯实客群基础。到目前为止,招行信用卡交易额在市场上是领先的,信用卡的资产质量也是比较优良的。下半年,在继续坚持平稳、低波动策略的基础上,信用卡资产增长有望有比较好的表现。

场景化经营成趋势

不难发现,随着信用卡业务竞争的日趋激烈,场景化经营正在逐步成为行业趋势。例如,平安银行开始深耕汽车生态圈;兴业银行开始深耕绿色低碳领域;招商银行则致力于拓展外部生态伙伴。不同银行在服务场景上出现的分化恰恰说明,差异化经营是信用卡存量时代竞争取胜至关重要的一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银行信用卡业务面临的困局主要包括:市场进入饱和阶段,推广难度增加;产品同质化严重,缺乏市场吸引力;信用卡风险加剧,经营压力提升;经营理念束缚,形成固化意识等方面。不过,信用卡业务依然是未来银行零售金融业务的重点之一。专家表示,随着消费金融业务从高速发展阶段过渡到成熟阶段,银行信用卡业务也从“倚重开卡量”过渡到“依靠使用率”的阶段。未来,银行通过科技的注入,提升信用卡产品体验,提升多场景中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服务能力是竞争取胜的关键。

来源:中国金融新闻网